離島馬祖具有和台灣截然不同的風俗民情,台灣人過年,馬祖人也過,不過馬祖人正月十五元宵節,在年節中的重要性完全不亞壓鑄於正月初一。
馬祖人在元宵前後有種十分獨特的「擺暝文化」,「擺」指的是擺放供品;「暝」則為夜晚,意思是夜晚擺祭神的供品,通宵達旦酬神祭祀。而擺暝祭典期間還有十分特殊的「扛乩儀式」:從各大廟宇請出的神像,安座在由多人扛起的手工竹轎上,由負責扛乩的「乩將」依感應到照神明指示的路線,巡迴各聚落遶境,不但拜會其他廟宇,也沿路賜福給路過的信眾。有關於「扛乩」的起源,建築樣式和生活習慣貼近閩東的馬祖,這項壓鑄宗教儀典,卻不折不扣來自於閩南的泉州,而且和漁民面對凶險難測的海象有關。?里玉皇府乩將阿國說:
「我們的扛轎(扛乩)文化起源於大陸閩南泉州,為什麼會到我們馬祖來?是因為馬祖在清朝實施「遷界禁海」之後,福建沿海居民為了捕魚討生活,馬祖變成一個中繼站,閩南漁民帶著他們的神乩在船上,到我們這裡停留下來之後,發展成為此地一種扛乩文化。其實這種扛乩文化,閩南族群在台南地區也有,但人數和抬神轎的方式有一點不一樣,形成我們這邊比較獨特的文化。」
高壓注射導致填充模具的速度非常快,這樣在任何部分凝固之前熔融金屬就可填充滿整個模具。通過這種方式,就算是很難填充的薄壁部分也可以避免表面不連續性。不過這也會導致空氣滯留,因為快速填充模具時空氣很難逃逸。通過在分型線上安放排氣口的方式可以減少這種問題,不過就算是非常精密的工藝也會在鑄件中心部位殘留下氣孔。大多數壓鑄可以通過二次加工來完成一些無法通過鑄造完成的結構,例如鑽孔、拋光。落砂完畢之後就可以檢查缺陷了,最常見的缺陷包括滯流(澆不滿)以及冷疤。這些缺陷可能是由模具或熔融金屬溫度不足、金屬混有雜質、通氣口太少、潤滑劑太多等原因造成。其它的缺陷包括氣孔、縮孔、熱裂以及流痕。流痕是由澆口缺陷、鋒利的轉角或者過多的潤滑劑而遺留在鑄件表面的痕跡。
今年的擺暝文化季由馬祖北竿的「橋仔村」主辦,從農曆正月12起展開,不但匯集南北竿各大廟宇全員出動,就連對岸福建都派出國家級閩劇團來到馬祖北竿共襄盛舉。活動地點遍佈北竿橋仔、(土反)里、塘岐和芹壁各聚落,預計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會達到最高潮,馬祖縣府表示,許多在台鄉親屆時都會返鄉重溫家鄉的年味,也歡迎全國民眾到馬祖參與年度民俗盛事,感受不一樣的元宵節。
留言列表